|
一、总体要求
from银行岗位的“香饽饽”——金融科技岗
1、科技岗专业要求及工作内容
一般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大数据、网络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数学、统计学等理工科相关专业。
但是也可以根据岗位来区分,一种是纯技术背景岗位,比如运维、测试、开发架构这些岗位,很多同学也会把它理解为科技人员,实际上是金融IT的人员。这些同学的背景都是技术背景,大多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第二种是数据背景岗位,类似于以前学习统计学、数据科学等专业的同学。这类同学很多也会选修金融。这类可能更受欢迎,因为真正的金融科技时代,需要对数据的理解应用,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岗位,做大数据分析需要这些人才。第三类是金融岗位,其实在新型金融公司(BAT系)纯金融平台的金融人才反而占比不大,比如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在精算环节,而传统银行在产品设计环节,金融人才会占比更大一点。但是整体趋势上,不管是新型金融机构还是传统金融机构,IT人员、技术人员的占比会越来越多。总体而言,金融科技岗位的诉求更多是信息技术能力、数据能力与金融知识的结合。
2、科技岗考什么
各大银行的科技岗主要服务于银行的软件开发中心、数据中心与电子银行中心等部门,主要从事开发和测试应用软件,安装和维护硬件系统,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支持业务发展要求等信息科技相关工作。
招聘的专业也是像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等计算机相关这样的专业,所以从工作性质与招收的专业我们也能看出来银行科技岗的笔试一定是会考专业知识的。一般软件开发中心的专业知识考题和软件设计的题目比较类似,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网络方面、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数据结构,再就是JAVA、C、C++、C#、SQL、RPG、COBOL等开发语言方面的题。数据中心的专业知识考题则更偏IT系统工程师的考试题,比如操作系统(如Linux、AIX、HP-UX),数据库的相关操作(如MySQL、DB2),计算机网络(如网络地址、网络设备、防火墙、IPS/IDS)等。
3、考试难度
一般来说,银行笔试难度较大,一是因为考查的内容很广,比如EPI里包括了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等科目;二是题量相对于考试时间而言非常大,每题平均分配时间不到1分钟;三是部分银行对科技岗单独出题,题目专业度非常高,像2021年建行就考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中间件、主要分布体系及架构、设计模式、数据结构与算法、开发语言语法、数据库(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4、金融科技岗的职业发展
进入到该岗位的会先从信息技术部专员做起,前期会有些辛苦,接到项目工作可能需要加班加点完成,大约经3年到5年的磨练,会逐步做到团队长、副总、总经理,一直到部分老总级别。当然,如果希望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同学,还是需要选择调至业务条线增加阅历,才能从部门老总的位置上突破至副行长等位置。毕竟,银行是以业务为导向的。不管怎样,走IT条线的同学会比营销岗和服务岗前期更轻松一些,专业性也更强一些,因此收入也相对更加稳定些(但后者如果业务做的好,收入也可以很高)。
二、牛客精华帖子
1、春招银行笔试面试经验
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670597?type=2&order=0&pos=7&page=2&source_id=discuss_tag_nctrack&channel=-1&gio_id=8CD4E20EBCD2486C1F6C1A20542760FC-1634902857279
本人本科中流985非计算机专业,海外计算机渣硕,疫情在国内上网课,考公没考上,3月底才开始投简历,投的比较晚,四大行拿了三家的offer,还有一些其他的银行,总结了一下各大银行和部分国企笔面试的经验(偏广东的银行),主要是笔试经验。
面试的话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相对互联网公司问的问题浅很多,主要是基础和数据库,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像互联网一样问的比较深和泛,多看一下各种面经就行。国有银行的话学历不错,笔试过了,面试答得还行基本不会挂人。
笔试:
笔试难度 (个人感觉 ) :交通银行 >=广发银行>= 农业银行>广州银行 > 建设银行 = 中国银行 =工行银行 = 光大银行
- 交通银行:60道计算机知识(c跟java,数据结构,测试原理,计算机网络等模块),2道计算机编程题(java\c\c++),挺难的,主要是时间不太够(但完成一道就行),我一道也没ac也过了,不考英语。试卷上推荐70分钟做完计算机方面的内容,但应该拿85分钟做,90分钟自动交卷。剩下30-50分钟做正常北森的行测和心理测试,2小时内完成就行。北森这些题完成的很快,完全没有必要50分钟。
- 广发银行:牛客2小时考试,常见题型,具体不太记得。
- 农业银行:3道计算机编程题(不限编程语言),非常简单,但试考的时候多试试编译器,别考的时候花一堆时间调试输出。60多道计算机有关的,10多道行测差不多的题型,大概率做不完。
- 广州银行(双机位监控):5道问答题一个小时完成,两道是编程相关的,一道要写设计思路核心代码(估计伪代码也行),一道是编程,另外三道情景题,基本上银行相关的技术应用(人工智能,5g等),没有编译器,做5道问答时间不太够。还有一些行测加计算机知识。
-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四家考的知识差不多,英语;金融+管理(不太友好);计算机,行测还有公司情况(500强排名之类的)区别可能就是占比不同,顺便吐槽工商银行的英语,是完形填空+阅读,其他家都是阅读。阅读基本要求5分钟一篇,难度不一,靠平时积累,因为本人海外硕,感觉不难。(中国银行的笔试挂了,不知道挂在哪。)
- 邮政储蓄:投的晚投不了了
- 浙江农信:北森系统的笔试,但考的是计算机,就是平时做行测和性格测评的那个系统。
- 杭州联合银行:要去杭州笔面试,放弃。
- 中海油:金融+公司信息+英语+计算机(忘了有没有)。英语界面特别不友好,单词间隔跟字符间隔差不多,不太清楚。
总结:行测 和公务员考试差不多,稍微注意一下数***算和资料分析的技巧,网上找一下粉笔或者中公的技巧,稍微看一下,别花太多时间就行,难度都不大,但一定要注意时间。部分银行会有一部分金融+管理的知识,但考试难度不大,基本能推出来。英语感觉某家银行的阅读是挺有难度的,但具体是哪家忘了,其他银行的英语都挺简单的,应该低于6级难度。计算机知识的话多注意一下计算机网络和测试原理知识,计算机常识和数据结构,语言方面比较偏向c,c++和java的知识。 笔试系统基本都是eztest,别考完一个就删了。TB上买的资料基本没什么用,看了基本是浪费时间,别花那10块钱去买了。想复习的话针对重点网上自己找吧,公司情况的知识就去官网看就行了。放一个TB买的笔试资料(提取码:zo56)。
面试:
- 交通银行(软开):一面:自我介绍(2-3分钟),项目具体技术,数据库。面得很快不到10分钟就面完了,没有问什么难点。二面(需要提前提交成绩单➕简历的合并pdf):可能是学历和一面答得还行,就自我介绍和项目经历,反问我对工作氛围要求和有什么想问的。交通银行是先面试后笔试的。后来收到体检要去广州,刚好疫情严重,没去,拒绝了。(offer)
- 广发银行(研发中心):一面:自我介绍和项目,前端技术,js,vue,html还有三次握手之类的(我投互联网公司是投前端);二面:自我介绍和项目。(刚二面完没几天)
- 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广州现场面,3个面试官面5个人。问项目和技术。(offer)
- 广州银行:一面自我介绍和项目;二面拿到其他offer了,不参加,拒了。
- 建设银行(市分行科技岗):要到佛山面试,没去。建设银行科技岗要轮岗,不推荐应聘。
- 工商银行:只有一面,自我介绍和项目经历,还问了数据库相关的。问个人经历问的挺多的,还问有没有参加什么论坛,有没有博客。(offer)
- 光大银行:广州面试,没去。
- 浙江农信:只有一面: 自我介绍和项目经历,还有一些数据库方面知识。感觉招的人挺多的,挺容易拿到offer。(offer)
- 华润银行:一面5-10分钟,自我介绍,项目问一下,还问了大四毕业论文做什么。
- 中海油-财务信息管理(深圳):自我介绍和项目经历,个人经历。
总结: 银行面试不难,主要是自我介绍,项目经历,实习经历,挺多银行还喜欢问数据库的知识的(脏读,幻读,不可重复读)。
体检:
挺多银行说是差额体检但是只要没啥传染病基本都能过。本人有点胖,体检有挺多小问题的,但去体检的都过了,体检出啥小毛病也别太担心,平时多注意就行了。
2、21届秋招记录——银行篇
作者:nku_zhengty
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578470?type=2&order=0&pos=21&page=4&source_id=discuss_tag_nctrack&channel=-1&gio_id=8CD4E20EBCD2486C1F6C1A20542760FC-1634902857279
来源:牛客网
一、个人情况部分:
学历:211本+985硕,通信专业。
实习:xx银行省分行信息科技部实习,某公司数据挖掘算法实习。
比赛:招商银行Fintech数据赛道53名;中移动某数据挖掘比赛一等奖×2。
目标:银行(总行、数据中心、软件中心)
二、中国农业银行(农总、农行数据中心、农行软开天津)
农行是开校招算是最早的吧,记得不到9月就在网申简历了(不得不说,农行抢人还是有一套)。
就业形势逐年严峻,银行的校招也越来越早,所以一定要早做准备。
1.总行:投递了客服中心、网络金融部。(都是天津的岗位)
(1) 客服中心(面试弃) :智能研发岗,当时是看做数据挖掘相关的,和自己的比赛、兴趣非常对口,所以着重关注了这个岗位。
9.24面试,由于和签约冲突故放弃。听去面试的同学说好像是40选5,竞争还是挺激烈的,待遇不如农行研发天津。
(2)网络金融部:未收到通知,应该是笔试就挂了。
(3)菁穗培训生:这个我没有报,当时没有想好要去北京。
听说今年池子很大,基本人均体检,然后很多人都在泡池子,有点养鱼的感觉。
同学今年入职的农总管培,第一年目前在丽泽研发中心轮岗(偶尔还要加班),第二年情况未知,待遇的话目前不是非常乐观。
2. 数据中心(笔试弃) :收到笔试通知,但和中行笔试冲突故放弃。
数据中心在稻香湖,有远郊补贴,待遇据说很香,在其他牛客帖子上看到年总包26w,笔试放弃了还是觉得挺可惜的。
3. 研发中心(面试挂) :天研在天津可以说是“待遇天花板”,但笔试难度也是比较高的。由于实习的时候挂了笔试,所以秋招选择投递第二批好好准备一下。
9.26第二批笔试,10.9线上笔试,10.10面试。
笔试分为两轮,第一轮计算机408选择题+3道编程,第二轮3道编程,难度相比第一次更大。 建议好好准备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数据结构这些,代码部分LeetCode简单、中等级别的题目多刷一刷。 (具体见我另两篇帖子,有详细介绍和代码复现) 。
面试部分同样比较看重技术,一些Python的底层原理、排序算法、计算机网络这些知识。 建议看一下“瑶瑶公主 ” 的这篇文章( 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513385),写的非常详细( 后悔当时没有看到这篇,要不就不会面试挂了)。
今年天研第一批刷人刷的太狠了,可能上岸的大佬都没签,后面11月又捞了一批人,这操作着实有些迷。
PS:研发中心在各地都有996的趋势,至少有的组是这样的,所以要谨慎考虑呀。
农行总结:
- 农行校招开的最早,笔面试速度很快,建议早做准备。
- 有利有弊,笔面试早,开奖也早,会出现押双证、逼签这种情况。
- 研发中心技术考察的比较细,平时多积累,多刷题。
- 待遇的话,数据中心和软开应该都是同类型里面比较高的吧,还是很香的~
三、中国银行(中行信息科技运营中心offer)
信息科技运营中心:暑期实习转正。(以下简称数据中心)
中行秋招可以投递5个平行志愿,但由于9月下旬得知自己转正成功,后续中行的流程都没有走了。
1.笔试: 中行的笔试题量非常大,涉及EPA+英语+计算机知识(这里比较偏一些概念性的,不难但面很广,和农行的笔试恰好相反)。
英语题考的非常多,建议做一些六级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之类的。 同时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很关键!
2.面试:以数据中心和软件中心为例,技术问题不会太深,更多的是结合简历去提问, 把自己做过的项目介绍完整、条理清晰。
同时会有一些场景问题,侧重考察工作态度和应变能力吧。
3.数据中心:
(1)位置好:坐标海淀马连洼,交通便利(相比建行数据、农行数据的稻香湖还是近不少的 ),紧挨着百望山,风景特别棒。
(2)待遇:待遇说一些小细节吧。暑期实习包住宿,三室一厅的房间(非常nice,一个月省了3000块);秋招面试包吃包住包路费(这个估计没有几个公司能做到吧)。
(3)氛围:数据中心氛围真的超nice,老师们都非常热情,中午休息一块聊天,下班一块打球。特别有家的感觉,有归属感。
(4)关于值班:值班据我了解只有一线运维团队需要7*24,偶尔会值夜班,但也会安排倒休,“白夜休休休”这种 。
我实习所在的团队是开发相关的,属于后线团队吧,正常工作时间8:30-17:30,没有加班。
4.软件中心:
和数据中心在一个院里。待遇听说今年待遇第一年15.5,三年能到23-24。(数据中心第一年可以参考软开的,后续就别参考了 )
中行总结:
- 中行个人感觉是让人很有归属感,很踏实的单位,抛开钱不说,让人感觉很暖心。
- 笔试题量大,英语考察较多。
- 面试考察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 网传“中行四大行待遇最差”,来之前我也差点信了,来之后发现真香 ,为中行正名!
四、中国工商银行(工总、工行数据中心、业务研发中心)
1.工总(面试挂):信科出身,报了个风险类竟然发面试就很神奇
(1)工总的人员层次非常之高,各种清北大佬,海归留学大佬,气质、谈吐真的不在一个层次,我一个渣硕深感自卑。
(2) 面试签了保密协议,所以没办法分享,见谅。
(3)后勤保障很不错,早中晚吃了3顿自助餐非常棒,中间还有零食供应
抱着体验一下的心态去的,挂了也不意外,长了见识,吃好喝好,一本满足hhh。
2.工行数据中心(体检放弃):面试同样是结合简历问的,没有硬刚技术。
待遇第一年16,第二年20;户口解决方面差强人意,按排名,除了去年100%解决,前几年都是50%。
工行数据总部在上海,北京团队比较小(300左右?)。
3.工行业研(面试放弃):和工总的面试冲突了,所以放弃。
据说业研是工行亲儿子,和数据中心一个院,团队规模1000余人。(这里的亲儿子是相对的,可能是和数据中心相比吧 )
五、建行、邮储(简历挂)
两个简历直接挂的,非常难受
1.建行总行:建总每年招人很少,分到部门就个位数,而且又是四大行最香的(个人感觉),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2.建行数据中心:建总挂我就算了,为啥建行数据也挂我啊
建行数据在丰台马家堡,新址在稻香湖,据说新入职都去稻香湖了。
待遇方面,对比了一下同学的工资,建行还是香,比中行农行都香。
3.邮储总行信息科技管理部:
邮储近两年扩招很猛,户口有点跟不上,简历同样挂的很迷 。
PS:今年邮储软开实习,需要参加秋招笔试,10月中吧,出笔试结果保守估计都要11月了。所以邮储实习转正很晚了,相比之下中行真的很nice。
总结:
学历还是很重要的,后悔自己高中贪玩了,没有考个985。
六、渤海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offer)
渤海银行今年刚上市,经历了一轮调薪,待遇可能直逼农行软开天津。
1.笔试:提前批8.29笔试,题量不大,时间较为充裕,编程侧重SQL语句(具体见另一篇帖子)。
2. 面试(大数据岗):主要问的 金融风控、数据挖掘类算法 ( 最感兴趣、最对口的岗位 ) :GBDT树模型、lstm神经网络、过拟合处理,相关性等等,看的出来面试官在这个领域很有建树。(具体见另一篇面经)
如果是数学/统计学专业同学,走数据挖掘这个领域的话,渤海的岗位再合适不过了。
3.待遇:给我开的是24-26总包(基本工资+绩效+年终+ 补充公积金)。一定要看清楚,渤海的总包是包括公司缴纳的公积金的,如果不算这部分的话,大概是20吧。
4.关于加班(听说):周末不让无故加班,平时的话据说也不怎么加班。如果加班也会有额外加班费的。
渤海总结:
- 渤海在天津还是很香的,个人感觉从性价比来说不比农行差(农行加班,如果渤海加相同的班待遇应该差不多)。
- 渤海的优势在于:在天津是总行,不会子公司化。
- 渤海的不确定性在于:股份制嘛,今年刚上市情况较好,未来的发展情况和抗风险能力未知。
- 渤海的大数据岗在做金融风控、智慧营销这类的业务,所以如果经常打kaggle/DC这些数据挖掘比赛,而且又很感兴趣的话,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七、政策行(国开、农发、进出口)
政策行对于学历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尤其是总行。
1. 国开行(简历挂):国开行早有耳闻,是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还有许多贷款业务。投递了总行、天津分行,简历都挂。
这不得不提一点,暑期实习时投递了国开天津分行,实习之前被工作人员告知“ 只是单纯的暑期实习,无转正机会,甚至连简历都要重新筛”(个人感觉在白piao实习生劳动力),所以当时没有选择去。最后秋招简历直接挂,虽然有些失落,但是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实习鸽了,把我拉黑这也没准 )。 暑期实习是非常关键的一次转正机会,建议选择最想去、转正率最高的公司。
2.进出口行(简历挂):投递总行科技类岗位,简历挂。
3.农发行(面试弃):10.20线上双机位笔试,11.19北京线下面试,总行科技岗(系统运维方向)。农发行是唯一给我笔面试机会的政策行
网申时看到农发行很多岗位都只招个位数,系统运维比较多22个,所以报了这个。面试之前,在牛客上做了一个投票统计,发现都有100多人收到通知,觉得大概4:1面试录取比挺难的,而且当时又在广州参加比赛,故放弃。最后听去面试的同学说,我那个岗220+:22,好家伙,比我想象的还可怕(果然如果我去了,大概率陪跑 )。
哦对,农发在面试期间,还有一轮线上技术笔试。总之,层层选拔还是真的挺难的。
政策行总结:
- 政策行感觉对于学历的要求挺高的,我的211+985已经不够用了,让我有点相信网上所说“神仙打架”
- 政策行待遇不了解,但是毕竟比商业银行高半级,还是很香的。
- 合理地评估,进行判断是否值得去面试(毕竟外地去一趟成本还是挺高的 )。
八、关于offer选择的一些看法
从个人情况来看,我实实在在收获的只有两个:中行数据中心和渤海信科。
中行:在北京户口解决的还不错,待遇比较香,偏运维和开发方向,工作氛围好,实习留用较为熟悉。
渤海:在天津有补充公积金,压力相对较低,数据挖掘方向较为对口,秋招提前批。
最终选择了中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吧。 (重要程度排序 )
- 工作氛围:中行的工作氛围真的好,工作上互相帮助,聊天时互相调侃,下班一块打球,还会经常聚会,老师们也都人非常热情, 非常有归属感,甚至比在学校都有归属感。 暑期实习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 (感情分占比很大)
- 发展前景:中行这艘大船历经百年,今年的“中行原油宝”事件,从侧面也反映出中行的稳定性非常高。第一份工作选择一个较大的平台,眼界和见识会更宽的。
- 户口:毕竟只有校招这一次拿户口的机会,还是不想轻易放弃的。而且中行解决户口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 待遇:待遇前面说过,也挺香的(数据中心)。
针对以上几点,想补充一下:并不是说渤海不好, 而是中行已经在各方面让我非常满意了,而且实习期间已经了解非常透彻了(先入为主)。 不能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放弃一个已知满意的。
PS:如果当时实习渤海要我的话,去渤海实习的话,我可能就大概率留在渤海了。
- 许多小伙伴手里好几个offer在纠结,选哪个?要不要等更好的?(一些拙见,仅供参考)
在要不要等这个点上,我建议提前设置一个满意点(你能接纳一份工作的阈值点)。如果拿到的某个offer已经比较满意了,后面更满意的offer还需要等很长一点时间才能知道结果(未知性较大),可以先签这个。
“不能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放弃一个已知满意的”,等下去收益高,风险也高(可能最后已有的offer过期,未知的offer被挂) 。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