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曾供职于国家科技部,所以撰文一篇,给大家介绍一下神秘的部委之一,希望给广大求职的学生、工作跳槽的勇士提供一点参考,更多的是给大家提供一点谈资。以下文字都是自己感触或想法,既不是官方文字,更不是权威观点,所以不要上纲上线。有意的学习,无意的跳过,谢谢。
首先,国家科技部系统是由原来的国家科委变化而来,原来在国家部委系统,叫委的是相对较高的,虽然本质是同一级别,但是委可以给部下文,同时委下面有一些叫**局的副部级单位。说多了,言归正传,直接进入国家科技部系统。国家科技部是正部级单位,管理全国科技经费的三成以上,公务员编制大概二百多,事业单位人员较多,总量超过1千。这个没有系统统计过,但是科技部下面直属的事业单位确实不少,有差不多二十家的样子。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人员虽然可以通过内部考试进行流通,到了一定级别也可以调动,但是毕竟是有一定差异的。有内部领导表达为,正规国家部队和协助部队的差异,这里有种更直接贴切的说话,但是鉴于与小日本有关系,所以表示憎恨,不用这种表述。事业单位人员走的是职称,比如研究员、编审等,也有机会走副处、正处等行政职务,当然,现在都统一把事业单位人员级别成为某级职员,领导为二级职员等。公务员就多说了,跟大家理解的差不多,走行政级别。不过科技部是素质水平数一数二的部委,因为这里的人员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当博士在一些部委属于少数派的时候,科技部的博士几乎已经到了入门最低门槛的地步,稍微夸张了,很多职位要求就是本科的,比如服务中心。当然多说一句,服务中心,绝对不要轻视,本人来自农村,报考的时候,曾看到服务中心,就轻蔑的pass,事实打了好多耳光,服务中心几乎是所有事业单位中,待遇最好的。哭吧,年轻的时候,谁让咱不知道呢。科技部下面的直属事业单位几乎都是各管一个领域的科技界的主要政策提供者,每年管理该领域科技经费,提供部委科技政策参考报告,撰写一些相关的内部评论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只能是,科技部具有驻外权,这在所有部委里面,只有五家。外交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军委。其他部委不能说没有,只是没有系统性。比如海关总署也有驻外,但是人员实在太少,很多挂商务部下面。以后撰文单独写。科技部的驻外最大优势是所有驻外机构都没有的,就是全部为发达国家,或许这句话不够严谨,因为少数不够发达的国家,年轻人想去还不够级别呢,比如非洲有埃及和南非,只有正局级干部才可以去。年轻人想去非洲?慢慢熬年头,出成绩吧,否则大部分都会被派到欧美澳洲,运气不好的,去印度、菲律宾。谁知道呢?现在出国的机会很多,科技部不只有驻外这一条路,还有国际组织借调,国际组织干事等机会,当然优先考虑本部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成员,有时候也会放一些职位给地方科技厅,当然这个竞争难度就很大了。科技部比较重视语言,特别是小语种,每年都会给大量机会培训学习,当然入职就要进行语言测试。对口培训单位一般是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下面来点干货,收入,说实话部委收入虽然基本差不多,但是也是存在差异的。科技部公务员收入一般,同其他部委差距不大,事业编人员相对公务员,大概高半级工资,也就是差不多1000元的样子。这个话题太过敏感,还是谨慎,谨慎,总之收入不高,但是也可以过活,较差的地方就是房子,相对而言,人多资源少,相对来说这部分属于弱势部委,但是户口都有,这部分属于强势部委。解决家属子女也是比较迅速的。关键是科技部人员工作效率高、服务态度好,不会难为年轻人。有些部委可不是这样的,不要像我把所有部委都想得一样好。
工作通道,科技部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泛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意味着你以后成长的道路是否宽泛。当然,很多人干一辈子科技,也是非常好的,打交道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绝对是身体力行,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再说一下,大家对科技部的误解,第一科技部下面没有直属高校,一个都没有。虽然工作职能方面对口高校联系较多,但是没有直属的。第二,科技部管理的科研经费实际只有大概三成左右,其余的在教育部、中科院、科协等机构,感觉有点名不副实哈,开玩笑。第三,科技部人员对口交流的单位很多,实际上部委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司局级干部这个层次,交流到教育部的相对较多,年轻人的机会当然不少,不只是前面说的驻外之类的,更多的是有一些科技副县长、科技支援贫困县、博士后支援等机会。都是挂职锻炼,但是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会。很可惜,我都没有拿到。唉,所以说,级别机会多,还要看个人才能和领导支持,科技部的情况大致如此,为了在知乎上探寻,我也是拼了,把在科技部工作多年的感触都交代了。希望大家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