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有人感叹“买了通州的房子,真是后悔死了”。有个粉丝,此前也是买了通州的房子,从去年下半年海淀学区房启动到今年北京开始普遍上涨,大概大半年时间里,只要发有关北京房价上涨的文章,他就会留言问:通州的房子能不能涨,啥时候涨?似乎一直到上个月,终于留言说:通州的房子开始涨了。
2017年出台317调控政策之前,通州的房价上涨基本会跟在市六区的屁股后面,并且涨幅也同样可观。自从317调控之后,购买通州的房子,额外被加了一道紧箍咒。不仅需要有北京购房资格,确切的说,还需要有个单独的通州购房资格。这个资格要求,比起北京其他区县来,要严格的多。
通州购房资格是这么定的:
北京市户籍居民没有房子的,或者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保或者个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只能在通州购买1套商品住房。
北京市户籍居民已有1套住房的,如要在通州再买房,应在通州落户3年(含)以上,或者在通州区连续3年缴纳社保或者个税。
对于那些具有两个购房资格的北京家庭来说,可以随便在哪个区、县买两套商品房,唯独不能在通州购买,除非有三年的通州社保,或者干脆落户到通州去。这一则条件,一下子就筛掉了很多潜在的购房人群。买哪个区县不是买,干嘛非要跑通州去凑热闹呢?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北京原本盖了一个非常大的玻璃罩,隔绝了大量没有购房资格的人买房。2017年,通州出台限购政策后,相当于在隔离罩内,又加了一层玻璃罩。双重隔离之下,符合条件的买房人自然就一下子少了很多。
在这种政策条件下,通州的房价还能涨的起来吗?
这几年,海量的投资砸向通州。盖房子、修快速路、绿化、建地铁、建学校等等,每一项都是巨额投资,北京市其他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海量资金涌入通州,高楼拔地起,配套快速上马。这种投资力度,前所未有。去年年底,通州区书记在参加某个会议时,提到未来五年是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城市框架将全面成型。通州区初步梳理了600多个重大项目,8000多亿元的投资,每年都要保持1000亿以上的规模。
作为对比,2019年,通州的GDP只有1050亿元,而接下来每年的配套投资都有1000亿以上的规模。按照七普数据,通州区常住人口为1840295人。
任何一个区域,海量的资金持续的砸下去,先不管能发展到哪一步,各种配套设施提高一个档次毫无疑问。
通州的环境,这两年的确改观很大,去那块看看运河公园,瞅瞅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还有zf的办公区,新引入的大中小学校。
按照上面提到的投资力度,哪怕通州楼市房价原先再差,配套起来之后,房价肯定也会上涨。只不过,通州作为副中心,限购政策提升了一个档次,房价被压制的更厉害。要想实现上涨,确实有难度。
回到开头的问题,基于通州的房产限购政策和投资力度,通州的房子值得买吗?
答案是值得买。前提是不要寄希望在短期内比如3年,看到收益。至少要抱着持有个十年八载的决心,坚定的打持久战,那就可以买。
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那就没必要费尽心思将购房资格和资金,浪费在通州了。北京这么大,可以买的区域太多了,没必要在这一棵树上挂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