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尔斯基,1965年出生于弗拉基米尔州的一个名叫诺温基的小村庄,这里距离苏联首都莫斯科仅有190公里;
1982年,西尔斯基进入莫斯科高等军事指挥学校学习,并于四年后毕业,进入苏联军队服役;
1990年,西尔斯基被调往基辅军区,开始在乌克兰军队中服役;
1991年,苏联解体,根据两国总统达成的协议,在乌克兰军队中服役的俄罗斯人,即可以留下来成为乌克兰公民,也可以返回俄罗斯,进入新成立的俄联邦军队中服役,西尔斯基选择了乌克兰。
随后的20年里,西尔斯基在军队中不断晋升,先后成为了第72旅旅长、第8军参谋长。在此期间,西尔斯基发现了乌克兰原有指挥体系的关键不足——基层军官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一切都需要等待总部的命令。
2013年,西尔斯基出任乌克兰联合指挥中心第一副指挥,开始引进西方的军事思想。

西尔斯基在前线指挥部队
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西尔斯基担任了顿巴斯反恐行动(ATO)参谋长,在这场战争中,西尔斯基表现出色,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名声。
2017年,西尔斯基升任ATO部队总指挥,开始主持与俄军的战斗。在此期间,西尔斯基将军发现和提拔了一名重要的下属——瓦列里·扎卢日内——日后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
2019年,西尔斯基出任联合作战部司令,并于不久后转任乌陆军司令,同年8月23日,西尔斯基晋升上将。
2021年,俄罗斯人开始在边境集结军队,大战一触即发;泽连斯基总统开始寻找一位思想更开明,能够同时了解东西方军事思想的指挥官,以替代深受苏联军事学说影响的霍姆恰克,出任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总司令。
西尔斯基将军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拥有上将军衔,资历、威望和能力无人能敌。但是西尔斯基是俄罗斯人,虽然他已经在顿巴斯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但他还是认为由自己出任总司令是不合适的,尤其是乌克兰已经有了一位亲俄派总统的前提下。
于是,他向总统推荐了瓦列里·扎卢日内,一位年轻的乌克兰族少将。
2022年2月,俄罗斯军队直扑乌克兰首都基辅,这令乌克兰的决策层大为震惊,他们没有预判到这一点。后来西尔斯基将军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表示:“老实说,我没有预料到俄罗斯领导层会发起如此大规模的入侵,在我看来,如果要开展积极的军事行动,他们很可能会在东部,从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边境地区开始。”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也表示,他在2月22日与白俄罗斯国防部长通了电话,后者以一个军人的荣誉保证,俄罗斯军队不会利用白俄罗斯的领土入侵乌克兰。然而,两天之后,列兹尼科夫接到了白俄罗斯国防部长另一个电话,他传达了绍伊古的口信,如果乌克兰签署投降协议,战争就会结束。
列兹尼科夫回答到:“我准备接受俄罗斯的投降。”
很快,乌克兰的决策层完成了分工,扎卢日内负责统筹全国的军事行动,西尔斯基负责保卫首都基辅。
尽管对战争的全面爆发大为震惊,西尔斯基还是很快找到了应对措施——“刺猬战术”。
这种战术源自于1942年的纳粹德国,德国军队在面对苏联装甲集群的突击时,德军的装甲部队选择了向后收缩,留下步兵防守一些关键的据点——能够控制桥梁、道路和铁路的城镇。
德军高层希望这些据点能够延阻苏联军队,迫使苏军的坦克和步兵分离,然后用专门的反坦克步兵消耗苏军的装甲部队,用留在据点内的步兵袭击苏军的补给线,当苏军的实力被大幅削弱之后,德国的装甲集群就能发起反击,夺取最终的胜利。
这种战术在1942年没有取得成功,因为苏军有足够的步兵迅速攻占或包围德军的据点。而在今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中,俄军显然没有这个实力,他们只能绕过乌军控制的交通枢纽,进入狭窄的地形,成为乌克兰反坦克部队和无人机的靶子。
今年9月,西尔斯基策划了另一次成功的反击——哈尔科夫反击战;
他成功地说服了包括总统泽连斯基、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内的高层关于,不断地吹嘘乌克兰军队在南部的反击行动,渲染乌军对赫尔松城的威胁。为了防患于未然,普京总统下令,军队向赫尔松方向集结,而在哈尔科夫州南部,只留下了近坦1集等少量部队。
9月6号,乌军突然在哈尔科夫发起反击,俄军措手不及,仓皇退兵;五天之内就丢掉了包括关键的交通枢纽伊久姆和库皮扬斯克在内的500多个定居点和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坦1集溃不成军,大量士兵只能抛弃装备,徒步突围。这是俄乌开战以来,乌克兰军方进行的第一次战役级别的进攻。
目前,西尔斯基将军仍在前线指挥部队,他表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赢得这场战争。”

西尔斯基视察顿巴斯前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