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眺望新征程,文化重塑和文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托底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文化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开掘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富矿,用好先进文化的活水,激发文化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可以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让文化促进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
没有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就没有未来,创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动力。通俗而言,创新是一项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绝的系统工程。创新的先决条件是继承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这就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深思熟虑,需要如琢如磨的灵感和顿悟,需要以现代科技手段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就此而言,我们借助现代手段和现代思维,对中秋、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细挖掘以及保护和传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要有我们自己的灵魂,文化成果的创新在起点处可以借鉴西方的创作经验,可以化用欧美的呈现方式,但是在落点处,一定要传播我们的故事内核反映民族的实践斗争经验,彰显传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倘若撇开中国故事、放弃民族审美理想,完全照搬西方的社会生活和表现形式,这样的成果难以穿越时空而永垂不朽。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外来消极思想文化的影响,使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受到侵害,文化出现衰落或消亡。文化安全问题一直与文化主权问题相统一,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障国家文化主权,维护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国的主导地位。
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文化。在发展文化的同时不能够盲目跟风和相信别人口中的不正当言论,在自己没有清楚了解文化时不乱传不乱说,不给国家增添麻烦。同时自己也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保护我们的优秀传统,不崇洋媚外,不乱传承。尤其是民俗,更应该好好珍惜和传承,不要因为麻烦或任何其他理由而忽略自己的根和源。 |
|